江西怎么加速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开展,一直是人们注重的热点话题。日前记者得悉,省人大常委会已审议了我省高等教育“双一流”建造状况陈述,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初次将“双一流”建造作业列入人大监督方案。
“双一流”,即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范畴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建造,不只联系我省高等教育的久远开展,更关乎我省高质量开展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但是,多年来,我省高校开展水平一直离人们的希望有间隔。因而,这次“双一流”建造的前史机会,绝不能错失!
现在,间隔2027年教育部第三轮“双一流”名单发布仅剩3年多时刻。我省能否把握住这段冲刺“双一流”建造的要害时期,完成高等教育破局包围?人们注重并期待着。
“双一流”建造,咱们迎来新起点
施行科教强省战略,捉住“双一流”建造要害,更有力地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这已是省内外业界人士的共同。
和“985工程”“211工程”比较,“双一流”建造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其评价要点放在学科而不是校园上,并且施行“有进有出”,不搞终身制。现在,我省只需南昌大学一所“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造的翻滚筛选机制,既是严峻的应战,更是史无前例的机会。
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双一流”建造首轮名单中,南昌大学资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功当选,打响了江西冲击双一流的“榜首枪”。
当选“双一流”后,该学科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资金支撑,开展进入快车道,打造了具有全球影响的复合半导体资料科技立异基地,在服务国家需求、霸占要害技术等方面获得杰出成效。在教育部2021年安排的检验中,专家共同以为南昌大学“双一流”建造成效明显,学科开展态势微弱,其间在硅基氮化镓半导体发光资料方向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可以说,“双一流”不只是一个“名分”,更能给相关高校和学科带来“真金白银”的方针扶持,给未来开展供应坚实保证,有利于进步区域高等教育归纳竞争力。
但是,2022年教育部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名单时,江西高校却备感丢失——147所建造高校、331个建造学科中,依然只需南昌大学资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个“独苗”,没有新增入围高校及学科。
问题出在哪里?江西教育界开端认真反思。
和一般的评选不同的是,“双一流”建造一不公开当选规范,二不搞排名,旨在鼓舞各高校注重内在建造。相关人士剖析,早年两轮发布的名单看,大人才、大渠道、大项目、大奖项这些业界公认的“四大”方针,被视为当选高校及学科的重要参阅规范。而第二轮“双一流”建造江西高校效果不抱负,说到底仍是以“四大”方针为代表的学科中心竞争力不强。
精进不休,不进则退。在“双一流”赛道上,不少兄弟省份已拉开了与江西的间隔——原先根底较好的湖南,在第二轮评选中当选的高校和学科数量已位列全国第八;原先和江西齐头并进的山西,经过下大力气补短板,一流学科已增至3个。
发力高等教育,咱们已有新打破
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支撑本乡高校开展上,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情绪坚决、办法有力。
在2017年、2021年发动的两轮省级“双一流”建造中,我省共投入专项经费100亿元,建造了一批严重渠道,引育了一批国家级人才,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效果。
教育要开展,要害在人才。近年来,我省尽力扩展高校人才“引、用、育、奖”自主权,探究特聘岗位引才,引入领军人才担任校长或学术副校长;将高水平学科的高档专业技术岗位份额进步8%至20%;施行院士后备人选支撑方案,着力培养本乡院士。此外,我省还鼓舞协议薪酬、项目薪酬、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法,试行编制“备案制”,激起人才的立异潜力。
江风益、谢明勇、黄路生、陈晔光、魏辅文、陈芬儿……现在,我省高校已聚集了6名全职院士,创前史新高。其间,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均由院士担任校长。近年来,全省引入、培养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从22人次添加到88人次。
有了领军人才的带动,我省高校在学科建造、人才引入、对接经济社会开展和推进国际沟通协作等方面效果斐然:全省一级学科博士点由2016年的25个添加至现在的60个;全省高校成功组成4个国家要点实验室,高校牵头或参加的各类国家级科技立异渠道增至16个;南昌大学农业科学学科(以食物为主)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尖端学科完成了零的打破;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团队的严重研究效果在国际闻名学术期刊《天然》上宣布,对我国种业自主立异作业有着重要意义;江西理工大学牵头安排的“红轨”顺畅竣工,成为国际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
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的“软科大学排行榜”上,江西10所省级“双一流”建造高校在全国排名均比2017年明显进步。其间,南昌大学排名达全国第69位,进步了70名;进入前200名的高校,由2所添加至8所。
举全省之力办妥南昌大学,这是“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通往“双一流”之路,南昌大学无疑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咱们不是要做全能冠军,而是要做单项冠军。”南昌大学开展规划与学科建造处相关负责人表明,国际一流大学有必要有一流学科作为支撑,现在该校三大优势学科——资料、食物和医学都有院士领衔,引领带动全校全体学科水平进步,推进校园冲击国际一流。未来几年,南昌大学还将新建生物医学研究院、穿插研究院和新文科研究院3个立异渠道,以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服务和更优的开展环境会聚全国英才。
补齐开展短板,咱们找准新思路
这几年,我省“双一流”建造面上成效不俗,但专家指出,骨干学科特而不强,学科中心竞争力不强,“四大”方针打破不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开展的才能缺乏,都是当时我省“双一流”建造的短板。
冲击“双一流”,要害在人,而我省高校现在最缺的便是高端人才。“和一流大学比较,咱们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学科方向带头人仍是太少。”南昌大学开展规划与学科建造处相关负责人坦言,要完成既定方针,有必要处理高层次人才匮乏和资源供应缺乏这两方面要害问题。我省已提出,要立异人才引入方法,用足用好人才基金、科创渠道,为高校引入一批学术造就深、能推进学科快速开展的高精尖人才。
敞开办学力度不够大,对接协作沟通程度不够高,是我省高校开展的另一大软肋。近年来,南昌大学的主力学科食物科学与工程学的生长,正是得益于与江南大学协作建造国家要点实验室。专家以为,下一步,我省要加大协作办学力度,争夺共建一批研究院和学科专业,在强强联手中快速进步学科建造水平。
“会集力量办大事,依据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精准投入,已火烧眉毛。”还有专家以为,我省“双一流”建造经费存在投入涣散、项目多、资金少等状况,乃至存在专项经费统筹运用和跨学科运用的现象。
事实上,我省第二轮“双一流”建造在加大资金投入的一起,现已缩小了建造规模。南昌大学由首轮的8个学科群,削减为6个;其他高校的33个建造学科,调减为23个。
“从省情来看,光靠‘砸钱’来推进作业,既不客观也不现实。”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主张,各高校要在进步管理水平、优化内部环境、扩展集聚资源等方面寻觅破解之道,找准本身学科优势和校园特征,长于抢位开展、错位开展。
据悉,我省下一步将会集资源对根底较好、实力较强、特征明显、服务国家严重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开展才能强的学科予以要点建造,引导高校聚集优势范畴发力,打造更多“单项冠军”。其间,陈晔光院士地点的临床医学、魏辅文院士地点的生物学、陈芬儿院士地点的化学等学科,都将成为未来冲击“双一流”的急先锋。
只需清晰开展方针、找准开展思路,科学有用整合省内资源,咱们有理由信任,高等教育“包围战”远景必定光亮!(唐文曦 记者 朱 华)